感冒时免不了要忍受鼻塞、头痛及喉咙痛等不适症状,但有时可能会发现竟然连听力也受影响。这主要是因为「 耳咽管」(Eustachian tube)功能因感染无法正常发挥。幼童免疫力较差,耳咽管发育也尚未完全 ,感冒后还容易併发中耳炎,严重时甚至造成永久性听力受损,家长不可不慎。
耳咽管是维持耳压平衡的通道
耳咽管是连接中耳及咽喉的管道,通常是关闭的,吞嚥或打哈欠时才会打开,帮助中耳过多黏液排入鼻腔和喉咙,保持内外压力平衡。气压平衡对听觉至关重要,因耳膜需自由振动,才能传递声波到内耳,如果中耳气压不平衡,耳膜振动就会受阻,听力下降,故耳咽管通畅对维持正常听觉至关重要。
感冒时,病毒引起组织发炎和肿胀可能扩展至耳咽管,分泌物增加,管道却变窄,耳咽管丧失疏导黏液和正常开关功能,使中耳内外压力失衡。此时外界声波无法引起耳膜震动,就影响到听力。
严重可能导致听力永久受损
感染时耳咽管内黏液积聚有时导致中耳炎,使听力恶化。2022 年论文指出,中耳感染影响听力可达 40 分贝,如轻声交谈、树叶摩擦声都可能听不到,并产生类似戴耳塞感。反覆出现或未治疗的中耳感染最终导致耳膜穿孔,严重时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。
中耳炎在婴幼儿特别常见,因耳咽管较狭窄且倾斜角度不大,使黏液较难从中耳排出。美国统计数据,约六分之五儿童 3 岁前至少得过一次中耳炎。 研究显示,中耳炎未适当治疗,是导致儿童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,家长不可大意。但好消息是,多数人感冒时轻度听力受损,通常感冒痊癒后就会消失,若反覆发作千万不可掉以轻心,最好尽快就医,以免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。
科技新报
图片翻摄自网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